如何构建锂电高端产能?——从智能制造视角解析产业升级路径

 

2025年初,某二线电池厂车间设备沦为废铁,却被高端产能企业以废品价收购改造成智能产线。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锂电行业的残酷分化:当低端产能企业还在为"活下去"贱卖0.3元/Wh的储能电池,陷在质量问题、降薪裁员、停产停线等旋涡里面苦苦挣扎时,高端产能企业则呈现除了完全相反的一面,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纷纷披露了新的大额订单和新的扩产计划,例如,2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济宁的60GWh项目公示;同月,弗迪电池在广西南宁新增7GWh项目。这不是产业寒冬,而是一场赤裸裸的"技术屠杀"。产能调控本质是给大部分的低端产能签发"死亡通知书",却让拥有高端产能企业的产能暴增计划获得"特赦金牌",并且高端产能的核心竞争力也从规模优势进一步升级为智能制造体系的深度渗透。

那么高端产能公司的秘诀在哪里?我们看下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是怎么做的,宁德时代智能工厂负责人曾表示:MES(制造执行系统)承接了宁德时代对流体物理学的深刻理解、对虚拟仿真技术以及核心算法的熟练运用,下发指令让机器自动完成复杂的搅拌工作,而众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则确保了指令得以精确执行。” 自2020年底上线智能制造系统以来,宁德时代总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不仅实现极低缺陷率,而且每组电芯的生产节拍降至1.7秒,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每年的能源消耗也降低了10%。如今,100多台自动化设备和6800个核心质量控制点,让Z基地距离无需停产就可实时纠错的目标越来越近。所以从2021年开始,宁德时代47家工厂在半年内先后完成了智慧工厂建设。宁德时代已成为智能工厂通过MES系统实现制造执行层与物理层的深度融合地经典案例。可见锂电产线MES系统是做好电池非常重要的抓手和载体。   

目前,市场上有成百上千家企业可以做MES系统,但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很多企业业务不聚焦,不沉下心来打磨产品,而是把一套系统微调下就在各行各业去应用。早期锂电厂商在建厂购置MES系统时,往往会选择国际大品牌,比如西门子和达索等,这类企业一般在传统汽车、机械、飞机产业享有盛名,因为西方有这些产业的优势沃土,才能催生出了这些产业的优秀工业软件。但是电池制造有其特殊性,电池制造包含了流程性制造和离散型制造,电池生产过程中涉及机、电、热、磁、电化学、流体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所以基于其他产业MES系统延伸出的产品在锂电行业应用往往会水土不服,效果差强人意,而且由于有些问题只有在生产后才会暴露,这时变更成本又很大,往往使得产线生产和管理人员对此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随着中国IT企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锂电产业成为了我国优势产业和新名片,性价比更优、适配度更高、服务响应更好的国产MES系统成为了各大锂电制造商的心头好。我们看到国内只专注锂电MES的企业几乎只有一家,上海蔚至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从2012年推出第一版锂电MES,13年来一直专注锂电MES,产品持续迭代,电池销量前15的电池厂商中有一半以上是其客户,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蔚至迪应该是锂电MES落地案例数最多的公司该公司跟几乎锂电各工序所有品牌的锂电设备都有联调经验,这些珍贵的经验可保障其产品能够快速稳定实施。该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锂电产线数据高阶可视化功能,将各工序数据和工艺参数的关联关系和变化情况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不再只是传统的记录和查询功能,为产线管控、异常诊断、工艺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仿佛给产线人员开了“天眼”,成为了产线人员的“辅助驾驶系统”。另外,其MES系统还天然集成了AI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电池工艺机理,可实现电池分容容量预测、温度修正、动态K值检测、批次不良原因智能定位等产线重要功能而且,据内部消息,由DeepSeek深度加持的蔚至迪锂电产线AI大模型也已经在路上了高端的锂电产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脑”,而打造这个“大脑”,需要一个深度专业和负责的团队。蔚至迪公司从上到下,包括产品研发、项目实施、项目开发、测试等所有人员,都深谙锂电工艺、设备自动化设计、锂电智能物流方案、设备对接方案。   

结语
在锂电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选择一款真正懂行业、有技术、可信赖的MES系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迈向高端产能的关键。通过专业和智能化的新一代AI+MES系统赋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锂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页    公司新闻    如何构建锂电高端产能?——从智能制造视角解析产业升级路径

相关推荐